通过两天对《视觉音符TM--视觉引导在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的学习,充分感受到教学是多维的!立体的!双向的!
下面我将从视觉、听觉和感觉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这两天课程的收获。
1. 视觉
进入教室的那一刻对我有很强的视觉冲击
印象最深的是一封封用小夹子挂起来的信封,信封外面有图案,让我很是好奇,在想信封外面的图案有什么寓意,里面又装了些什么,是不是其中一封属于我,属于我的会不会是外面画着金钥匙的那封,它跟课程又有怎么的联系呢;
其次是花桌布,而且还有一块是铺在地上,上面放着教案。在之前上过的课中除了没有桌布,就是纯色的深色系,给人很严肃的感觉,花桌布让人很放松、亲切,同时放在地上的那张也让我很好奇,不知道老师有什么样的设计。
还有就是教学流程图,细节都留白,让我期待看见把它填满后的样子。
总之,场地的布置也是需要设计的,温馨亲和富有创意的环境可以打破学员进入教室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同时让学员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样一门课,我在今天可以收获些什么;
2. 听觉
而在听觉上,老师让我们闭着眼睛,边听边想象着蛇和乌龟在石头上下棋的画面,轻而易举的记住教学的5个原则。这个环节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教师不是把知识点准确无误的交代给学员就可以大功告成了,而是要从学员的角度出发,如何让学员觉得有意思,如何让学员更好的记住知识,如何让学员课后更好的应用,这是这两天老师一直在强调的!
3. 感受
第一, 破冰环节老师也用视觉引导的方式让学员直接打破了僵局,瞬间变成老朋友的感觉;
第二, 不论你是被迫或是主动报名学习,老师都会让你的意愿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强烈;
第三, 在小组共创环节,组员一定要调动起最高的情绪同时表达自己的想法聆听组员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英杰老师的课,除了学习内容本身,也让我对团建上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四, 复习回顾环节,学员两两一组参观视觉博物馆,轮流讲解这两天的课程内容,让我有从客人变成主人的感觉。
第五, 上课自带笔本是本能反应,而视觉音符课程老师在桌子上准备了彩笔还有精心设计的课程教案笔记本,感觉到老师的用心也让我知道笔记可以不是一行行的文字罗列,笔记也是可以视觉化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两天的感受是好的教学学员参与感更强,互动性更高,使学员有归属感,临走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视觉的手段和巧妙的设计帮助我们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是要有把视觉引入的意识和行动力!
课程过后,我要行动起来,让我的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学习是多姿多彩……